第三届全国心理健康职业教育发展峰会暨全国心理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2025年会在我校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1-17 浏览:

11月14日至11月16日,第三届全国心理健康职业教育发展峰会暨全国心理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心理健康职业教育集团)2025年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原副司长谢俐,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心理咨询专业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许新赞,全国心理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心理健康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陈桂林,共同体秘书长、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校长陈俊启,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副校长郭艳萍,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赵彤,临沂市农业学校副校长薄俊怀,临沂市电子科技学校副校长张洪涛,武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杜家安等领导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钱锁梅、校长张忠、党委副书记丛彬彬、副校长尹桂波参加会议。

钱锁梅致欢迎辞。她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职业教育既要锤炼学生“手上功夫”,更要守护“心灵家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核心环节。我校始终坚守“育心与育德相统一”理念,构建以“心匠工程”为统领的特色育人体系,凝练“有心・有能・育未来”核心理念,取得扎实实践成果。钱锁梅希望以会议为契机,全力构建区域联动、校企联合、多方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家校企社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态。她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理念与学术成果,院校同仁交流实践案例与创新举措,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的新格局。

开幕式上,许新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提出四点意见:一是紧扣“健康”主题,筑牢育人根基;二是要围绕“发展”要务,深化产教融合;三是要立足“共享”理念,促进协同创新;四是要聚焦“赋能”目标,激发成长潜能。

谢俐作题为《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形势与任务》的主旨报告。他强调,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承担着服务技能型社会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双重使命,其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中国特色模式,并通过科学化设置、标准化内容等“六化”路径提升质量。面对人工智能时代,要积极推进技术赋能,坚持依法治教,加快构建令人羡慕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王晓华教授、中南大学唐海波教授、广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陈桂林教授等专家,分别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王晓华以《我国职教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为题,呼吁进一步健全职教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与社会协作,构建“家校社”联动的心理育人机制。唐海波在报告《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面临的困惑与应对策略》中,聚焦当前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普遍面临的法律与现实困境,结合《精神卫生法》《刑法》及相关教育条例,系统阐述了六大常见困惑及其合法应对路径,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与操作指引。陈桂林在《心理健康教育除“标签化”势在必行》报告中指出,应逐步淡化“心理问题”的负面标签,通过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建设包容性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以积极态度面对心理困扰。

同时,我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等6所院校的负责人介绍了各自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负责人对新成员单位授牌,颁发全国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队专家聘书,并对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典型优秀案例、全国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全国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等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了颁奖。会上,6所院校举行签约结对帮扶,形成共建共享、互帮互助、携手共进、共同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16日,参会人员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看长江生态变化,到长江入海口、滨江公园,研学生态文明;到南通群英馆、张謇职教思想文博馆研学,感知南通近代第一城的新貌。

据悉,全国心理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心理健康职业教育集团)是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中国心理学会指导,由河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临沂职业学院等牵头发起并联袂一百多所院校成立的。共同体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搭建全国性心理健康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打造具有行业示范性的高质量产教融合样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加强高校、医院、社区等单位和社会机构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融合发展,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沟通联动机制,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全国心理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40余家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及全国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代表近200人参加会议。

下一篇